早在2013年,劳动合同法已经对企业用工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争议和难点。因此,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发布了《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四》,对原先的法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补充。那么,这一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将对企业用工带来哪些影响呢?
1.明确了劳动者提供“劳务”的概念
司法解释四中对“劳务”进行了权威的界定,明确劳务工作者是以提供个人的劳动为目的,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务合同的人员,其作为合同一方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应与劳动者相同。这一点将明确劳务关系,确保了相关劳动者的权益。
2.增强了对劳动关系解除的规范
现代企业中,劳动关系解除时常会引起各种纠纷,解释四对此进行了更具体的规范。例如,规定了劳动合同约定期限逾期不续签的后果、确定了未经通知情况下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补偿劳动者违反协议支付劳动报酬的短处等,这有助于减少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产生的风险。
3.对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情况做了详细说明
解释四对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做出了详细说明,企业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是否续签并说明理由。这不仅有利于规范管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劳动关系纠纷,而且也有助于保护双方的利益。
4.明确了劳动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方式
在劳动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方面,解释四要求应根据劳动者提供劳务的时间、约定的违约金比例和工资来计算,以避免在经济赔偿方面存在争议,保障企业权益。
5.进一步规范了劳动合同的签订
为避免企业在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出现漏洞,解释四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必须注明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交代,并且由双方签字、盖章确认。
6.加强了对劳动关系中有关经济补偿的规定
在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方面,解释四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有助于规范企业在用工方面的行为。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四》的出台和实施为企业合法用工提供了更为权威的规范和指引,为企业的用工管理注入了更为科学和合规的因素。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司法解释四对企业用工的深远影响,抓紧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升用工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