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是什么(我们身边的骑楼)

骑楼,又称为“拱楼”,是福州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形式之一,广泛存在于福建及闽南沿海一带的城市。

1.骑楼的形式特点

骑楼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楼下有拱形结构,支撑楼上,而楼上则挑出,形成对行人、车辆的遮盖,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2.骑楼的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估计在唐代时期,吴越国已经有了桥式建筑。随着宗教文化影响,骑楼的形式在宋元时期逐渐成形,福州成为骑楼建筑的代表城市。

3.骑楼的文化底蕴

骑楼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养、风俗习惯等重要方面。例如,福州的骑楼往往承载着家族文化、宗族文化等历史文化元素。

4.骑楼的保护与传承

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需要,许多骑楼因拆迁而面临严重的破坏和消失。因此,加强骑楼的保护与传承,保留文化遗产的内涵,是城市规划者和当地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5.骑楼的现代设计和应用

在当代城市设计中,“骑楼形态”逐渐成为一种美学构成,它不仅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而且还有着现代审美特点。例如,香港的中环环球大厦就采用了“现代骑楼”的设计元素。

6.骑楼的文学与艺术价值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就有关于福州骑楼的生动描绘。此外,古琴曲《骑楼听雨》、绘画作品《福州骑楼》等都是骑楼文化的珍贵艺术遗产。

总而言之,骑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引人注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